当前,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既要抓紧抓实抓细农村疫情防控,又要抓好春耕生产,还要抓好精准扶贫,夺取战“疫”战贫双胜利。
第一,以抓紧抓实抓细农村疫情防控为前提。目前,国内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持续巩固,进入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时期,但同时,部分农村疫情防控出现不同程度的思想麻痹、厌战情绪和松懈状态,而农村医疗设施和卫生条件相对薄弱,因此农村疫情防控决不能有丝毫放松,尤其是靠近口岸的农村更要提高警惕。外防输入,要做到“两个走遍”,即乡镇干部要走遍每一个辖村,村干部要走遍每一户,一村一户调查摸排境外归来人员,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做到联防联控;内防反弹,要抓好无症状感染者的精准防控,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人群聚集,妥善安排分散下地劳动,做到群防群控。同时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消灭病菌滋生环境和传播土壤。
第二,以抓紧抓实抓细春耕生产为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也是农村贫困户的重要收入来源。在我国,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粮食面积的一半,影响两季收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眼下春耕生产正当其时,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抓紧抓实抓细春耕生产,保障农业物资充足供应,送货上门,送货到地头,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做好监测预报、分类管理、综合防治,压实主体责任;多方筹措资金兴修高效节水农田水利设施,整修田间道路,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发展智慧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品牌农业。
第三,以抓紧抓实抓细精准扶贫为关键。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受疫情影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度增加,时间紧、任务重,要连续作战,以“绣花”的功夫精准扶贫。抓紧异地搬迁工程和生态保护脱贫工程建设,加快产业扶贫项目上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贫困地区的比较优势,挖掘农业农村的多重功能和价值,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要抓实老、弱、病、残等特殊人员的社会保障兜底工作,对受疫情影响的贫困边缘人群、低收入人群进行摸查,及时将返贫和致贫人口纳入精准扶贫中。同时做好农村劳务输出服务,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加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对受疫情影响的在乡和返乡务工人员,及时安排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就近就业,提供资金支持创业。
(作者: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王淑娟、王强)
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20-04/22/content_15363_2604172.htm?bsh_bid=5502785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