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雅鸣 刘婵 金京艺
新思路,催生村容村貌新变化
——“我的无悔,在每天付出汗水创造精彩绽放”

张桂芳
大学毕业就在天津经营一家民宿,1997年出生的张桂芳是那种“别人家的小孩儿”。如今回到老家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脚踩帆布鞋、身挎大背包、胸戴党员徽章成了张桂芳的“日常标配”。
看外表,从“都市女郎”到“乡村书记”,张桂芳“转型”还算成功。“我是被‘诓’回来的!”一见面,张桂芳便向记者“吐槽”:“去年年底接到村委会回村竞选的邀约,我立马就拒了!当村支书?那根本不是我的人生目标啊!”
“后来我们村党支部几个人轮流给她打电话,从为村民服务说到为父母尽孝,从党员担当说到乡村振兴,可算把这妞喊回来了!”驻村干部常瑞涛笑言。
现在看,张桂芳回来对了,不然这没山没水没产业的三家村咋能“一夜走红”变成“彩虹村”呢?
顺利当选后,一大拨儿“疑难杂症”摆在她面前:工程款、危房拆除、邻里矛盾、村级评选,桩桩件件都难办。谢小英看着女儿心疼不已:“回到家正吃着饭,眼泪都能哗哗往下流。”
“当时后悔极了,可已经回来了,干不出点名堂叫人笑话。”深知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力量的张桂芳,首先想到的就是用网红经济让村子“变变样”。
听说辉县市张村乡小屯村靠绘制涂鸦墙出了名,张桂芳专门跑去取经。实地考察后,她更增添了信心:“人家能靠画墙画‘出圈’,俺三家村咋不能?”回村后,她迅速召集村民开会,获得了大家一致支持,之后又联系上了邻村的画师,“彩虹村”顺利开工。
5月底,彩绘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樱花粉、芥末绿、雾霾蓝这些洋气的色彩取代了“素瓦、裸墙、灰屋顶”,“告白气球”“天使翅膀”“大鱼海棠”跃然墙上,整个三家村从“灰头土脸”变得“五彩斑斓”。一时间,“97年娃娃书记打造彩虹村”登上热搜,前来三家村“打卡”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张桂芳也被大家称为“彩虹姑娘”。
可在张桂芳心里,这只是个开始,“希望将来能够吸引投资,发展全方位乡村旅游,真正让我们三家村美起来,富起来!”张桂芳被晒得黝黑的脸上,满是希望。
同样是1997年出生,同样是刚刚当选半年的村支书,漯河市召陵区老窝镇拐河村的何林草,与张桂芳的思路不谋而合。
曾是北京雪豹突击队特战队员的何林草虽然年轻,履历却十分丰富:执行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安保等重大任务,退役后还顺利谋得了高薪职位。原已决心在大城市闯出一番天地的何林草,在年初村“两委”换届前被村里的老党员说动,决定回村竞选。
虽说上任只半年,何林草在村里烧的“三把火”已让拐河村初换新颜:路面干净整洁,新栽的2000多株月季开起来了;党建文化广场顺利竣工,村里的“养云尚院”已经上了高德地图;通过“党建+金融”,村里与农信社签订了80万元创业贷款协议……现在提起何林草,拐河村的村民竖起大拇指:“这孩儿,可中!”
“群众就是战友,当了村支书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守护家园。”何林草说,乡村要振兴,我们年轻人就得有担当有想法,只要踏踏实实干,肯定能给村里带来实实在在的新变化。
老百姓信的,是给他们希望的书记。
在一次90后村支书们的“大比武”上,看他们晒出的成绩单,令人感慨——有人修了一条路,有人扶起了一个产业,有人带出了好作风,有人琢磨了一个好法子让整个村子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年轻人总是富有创造精神的,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乡村,往往能发现蕴藏其间的新机遇。
年轻人总是充满奋斗激情的,用他们的双手去建设乡村,常常能蹚出与众不同的新路子。
谁的奋斗不青春?这样的理想与张扬,这样的热爱与成长,正发生在中原大地千千万万个村庄里。“后浪”们都这么拼,乡村振兴还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