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思政课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1月13日下午,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天津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顺利进行。备课会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夏建海主持。
两校思政课教师齐聚云端,就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多角度融入思政课展开深入研讨。在教师交流发言环节,天津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韩璐教授以《用好课堂阵地 传递强国梦想》为题展开发言,她认为,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要把握好三个原则:贯通融入,引领学生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有机融入,厘清融入教学与理论宣讲的区别;精准融入,结合课程定位准确把握融入重点。王铁柱副教授认为,要从“力度、厚度、深度、温度”四个维度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原原本本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尚丽亭副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例,认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要从把握前提、抓住主题、注重内容、坚持正确党史观上下功夫,做好讲事、讲情、讲理。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素斋副教授提出,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把握好“全面融入、准确融入、有效融入”,结合课程的框架结构和专题(章节)内容,在教学中做好总体层面和具体层面的融入,打磨“金课”,增强育人实效。张秀霞老师以《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刻内涵》为题,分享了从“为什么要结合、能不能结合、怎么样结合”三个层面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入思政课,更好地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杨秀萍教授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题展开发言,她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用专章阐述了国家安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要在专题教学中准确把握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构建新安全格局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国家安全成就,为维护国家安全作贡献。
天津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霞在总结讲话中对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肯定了老师们分享的深入思考和创新见解。
此次联合举办集体备课会,为两校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和机会,促进了老师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交流,对提高理论素养、开阔眼界视野、深化教学改革、增强育人实效将产生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文字:曹哲;编辑:张倩;审校:田健 王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