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第三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大数据分析方向)赛项总决赛落下帷幕。经过角逐,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9人组成的三支参赛队最终获得第一名、第八名和第十一名的佳绩。

11月12日,由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总工会、共青团天津市委、天津市妇联等部门主办的第三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全面开赛。由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王育欣、王秀芬老师指导的天农麟角队(张家亮、张志、韦永强),天农好汉帮队(祁一峰、郭江杨、刘洨玮),天农开拓队(张浩天、王骏骋、张之功)经过选拔进入天津市第三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大数据分析方向)赛项总决赛。来自我市高校的19支参赛队经过理论模块、集群搭建模块、Hadoop分析模块、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算法预测模块等五个模块紧张角逐,我校9人组成的三支参赛队最终获得第一名、第八名和第十一名。
这是我校自去年第二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大数据分析方向)赛项获得第一名后,第二次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据悉,在第三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选手,符合相关条件的,可按照规定向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报“天津市高技能人才奖励资助”和相应技术等级证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为加强学科竞赛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整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学科竞赛指导团队,两年来智能控制与大数据技术科研教学团队已经培养出天津市赛一等奖指导教师3人,天津市海河工匠杯大赛裁判3人,备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技能大赛的天津市集训队主教练1人,助理教练1人。


(左图:大数据工程技术应用赛项裁判组合影。右图:《天津日报》报道首日竞赛作为大数据工程技术应用赛项裁判长—我校计算机学院王育欣教授接受采访内容)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以赛代练”强化训练机制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高质量的就业提供强有力支撑。通过竞赛获奖扩大学校、学院、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地机会走上理想工作岗位,继去年获得天津市大数据分析赛项一等奖后,受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等用人单位关注,今年已经成功推荐一名本科毕业生入职该公司,刚刚结束毕业答辩的两名研究生拟作为人才引进预签约该公司,为全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生鼓足了学习干劲,增强了立志刻苦钻研的决心。学院将继续发挥“大数据+”特色,与能源、电商、农村、通信等行业相结合,培养从事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左图:计算机学院与天津电信公司领导座谈交流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右图:左二、左六为今年海河工匠杯一等奖获得者,左三、左五为去年海河工匠杯一等奖获得者)
(计算机学院供稿 文字/图片:王育欣;编辑:张倩;审校:田健 王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