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尽职守,全力战“疫”


对购置防控物资进行清点、入库 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线培训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刘文澜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就始终关注疫情的进展。1月23日接到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刘文澜取消回外地老家过春节的计划,第一时间对医务室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积极储备学校疫情防控物资,成立医务室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制定了医务室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疫情期间工作计划、制度和防控措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刘文澜按照学校防控工作安排,立足于应对学校开学前后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复杂防控形势,确保防控物资保障到位,认真听取市财政局、市教委在我校防控物资储备情况检查中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积极筹备学校防控物资。首先,认真做好防控物资购买计划和资金预算;在疫情期间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刘文澜深知不能坐等商家上门,主动出击、亲自去“抢”物资,克服困难,积极协调,通过线上、线下、电话等多种渠道联系几十家供货商和企业;不顾疫情风险、风雪天气,亲自去购置防护物资十多趟次,她的爱人也主动担任司机和搬运工的工作,由于特殊时期部分购置物资供货商家要求当时结账,她主动垫付近万元,购置储备了足量的消毒片、消毒液、洗手液、隔离衣、护目镜、面屏、血压计、一次性手套、医用帽子、鞋套、酒精棉球等,并及时上报防控物资采购明细、金额,及时入账、入库登记,做到准确无误。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医务室医疗保障和防疫工作始终不停,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之初,刘文澜将医务室平时储备少量体温计、消毒粉、医用口罩发放到假期校内值守部门,配合国际交流处老师、宿管人员指导在校留学生体温监测和健康监测。疫情期间,一名留学生因饮食不当出现胃痛需要就医,刘文澜接到消息后及时赶到,对患病学生给予积极诊治,并叮嘱学生注意饮食调养,注意防控。
疫情期间,刘文澜多次组织医务室全体工作人员对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每个版本和防控方案每个版本进行在线学习,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了市卫健委新冠肺炎防控继续医学教育在线培训,参加市卫健委、市教委组织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在线培训,做到医务人员精准掌握新冠肺炎诊治和疫情防控知识,为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积极准备。
为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刘文澜积极和天津市多所高校校医院联系,互相取经,取长补短;对市教育两委学校临时隔离观察点的建设、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4条。
刘文澜深知学生返校后医务室将是疫情防控工作主战场,积极做好应急预案、诊疗流程、预检分诊、隔离观察、消杀、健康教育等各项防控准备工作,做好科学研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积极奉献,为打赢学校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疫情不误春耕,远程指导生产

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也是春耕备耕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徐晓燕教授团队受天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进行企业沼液还田种植小站稻技术的指导。在前期调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团队成员在线讨论,制定详细的技术和试验方案。通过微信视频远程指导在宝坻区大钟庄农场的沼液还田具体操作,确保沼液还田能达到方案要求标准,为后期小站稻种植奠定良好的土壤肥力基础。
天津食品集团嘉立荷牧业有限公司拥有过万头奶牛的养殖规模,每年有大量的粪便发酵沼液产生,如何处理给企业带来了难题。我校领导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积极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了对接服务。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徐晓燕教授团队在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沼液还田用于天津食品集团集团有限公司万亩小站稻生产,这样既解决了沼液处理的难题,也给水稻种植提供了养分,得到了企业的一致认可肯定。随后,该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确保沼液还田能促进小站稻产业发展,同时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字:总务处、科技处、大学生记者团 焦明蕙、官微中心 袁如月;图片:总务处、科技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