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我校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时间:2020-08-13    点击:

2020年暑期,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节点,构建“爱党爱国爱农爱校”实践育人体系,不断深化实践育人,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积极创新实践形式,探索“互联网+社会实践”、“集中+分散”、“线上+线下”等新模式,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学习讲话精神  践行文明新风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践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馆网上展馆、雄安新区展网上展馆等,回顾京畿大地过往历史,深入理解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意义。基础科学学院实践团与天津市红桥区邵公庄街道社区联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实践团成员利用假期时间查阅、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结合社区垃圾分类现状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短视频和宣传标语,助力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倡导文明健康新风尚。           

 

开展云上辅导  关爱留守儿童

我校通过志愿汇平台发布“七彩假期”社会实践项目,共有66人参与线上报名,最终成功选拔、招募22名志愿者开展线上课业辅导。经与西青团区委对接,天农志愿者为西青区大寺镇大任庄村和周庄子村5户家庭小学生开展线上课业辅导志愿服务。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文曲星”志愿服务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为12名初升高学生辅导功课,提高学业成绩,助力疫情防控。          

 

立足专业特色  助力复工复产

我校启动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工作,33人参与政府、企业实习。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实践团开展“快乐养猪实践团”院企合作实践项目,20名实践团成员深入养猪场一线,在猪场员工的带领下,利用专业所学知识进行生产实践。此外,实践团成员积极参加动物医院实习,了解动物医院的组成、运作、管理与规定,学习诊疗过程,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于实际工作。          

 

投身脱贫攻坚  服务乡村振兴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实践团成员分别前往家乡天津市北辰区东堤头村、内蒙古包头市羊山窑村等地,开展专题访谈,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扶贫经验;根据当地脱贫攻坚总体框架安排,协助扶贫干部完成日常工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当地村民进行环保公益、垃圾分类等方面知识的宣讲。经济管理学院“青春助农”实践团结合专业特色和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用心调研、切实解决农民在农产品宣传推广、网络销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返家乡长才干  助发展做贡献

我校积极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引导广大团员在全国各地以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实践、社区报到、兼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水产学院“让爱心连心”返家乡实践团成员分别在天津、内蒙古等地,通过担任高考志愿者、交通文明劝导员、社区志愿者等方式多次参与社会实践,将新时代青年的爱心、热心与责任心传递给周围群众,赢得了实践单位与服务对象的一致认可。           

我校充分发挥农业院校专业优势,以“确保安全、就近就便”为实践原则,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天农青年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为战胜疫情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助力祖国繁荣和家乡发展,留下了锤炼自我、益于人民的青春印记。(文字:团委 刘园园;摄影: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