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研究生们在导师们的“保驾护航”下收获颇丰,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技能和试验动手能力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为接下来的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数据收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导师陈长喜在暑假里指导硕士生成功研发了畜禽生产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包含自主研发的硬件物联网设备与软件平台,已经全部开发完毕并在天津市东旭奶牛养殖合作社、天津市宏乐奶牛养殖厂、金三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神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安装与测试,现基于端、网、云的畜禽生产环境远程监测效果良好。
导师田云臣采取视频会议、微信等方式,通过研究生定期汇报和不定期讨论等方法,结合研究方向和养殖企业的实际需求,指导研究生开展了水产养殖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研究,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初步建立了梭鲈鱼、半滑舌鳎生长发育模型,撰写相关研究论文1篇,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各类传感器的数据信号类型和信号调理方法,初步设计出能兼容主流溶解氧传感器的集成模块,撰写1篇研究论文。
导师华旭峰依据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以及相应的工作部署,结合基于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养殖模型构建的需求,面对数据的噪声、异常点以及数据集不均衡等问题,师生共同研讨了数据分析、处理的技术方法以及实施方案;通过对各方案实施效果的对比以及适用性的分析,逐步厘清了数据聚类、特征提取的思路;在文献分析以及数据实验的过程中,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随着对课题研究的深入,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留校研究生所属导师以课题组为单位每天派专人进行值班给学生进行实验方法讲解,课题的试验设计方案论证,及时解决试验过程中的问题。
马俪珍、梁丽雅、任小青、李玲四位导师所组成的课题组轮流亲自指导研究生的试验工作,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导师们有时也动手参与学生的试验操作过程,学生想利用拉丝蛋白研究素火腿的加工工艺,因为课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马俪珍与学生反复试验、反复查阅资料,共同攻关。8月3日-8月5日,马俪珍亲自指导课题组所有研究生学习如何提取肌肉蛋白和测定蛋白浓度、如何测定蛋白羰基值、总巯基值和SDS-PAGE、手把手教学生,每一步给学生讲解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
导师何新益暑假期间定期开展组会,把下一阶段试验、科研任务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为了给学生创造开拓眼界,何新益教授积极为学生联系企业,提供“实战”机会。7月15日-7月31日期间到天津市伊兴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洽谈项目合作,其所指导研究生跟随企业技术人员了解生产流程,参与产品研发及产品制作整个过程。(文字:研究生院 马春燕 黄薇薇 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