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酷暑坚守岗位 天农叙事有你有我——2020暑期蓄力 研究生培养工作不停步(四)

时间:2020-08-18    点击: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部分科研教学工作。水利工程学院从事科研的师生们,克服各种困难,暑期坚持在岗,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努力指导研究生保证科研工作正常开展。    

在导师孙书洪的指导下,研究生们深刻认识到疫情期间的科研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抓紧时间完成任务。这次暑期实践研究的对象作物主要是水稻,从开始的试验方案到后面插秧、灌溉、施肥等都是研究生亲自全程培育。研究生们主动申请暑期到试验基地进行实践,更加全方位的了解作物,便于时刻关注水稻的生长状态,及时进行测量、记录、试验,不论烈日下还是暴雨后,大家从未抱怨,一心只为科研成果,看到水稻从最初的幼苗长到现在70多厘米高,收获的不仅仅是汗水更是智慧,在为小小作物的生命力而感叹的同时更加坚定自身的科研信心,更加确定只有用汗水浸灌的科研成果才更加香甜。    

导师王仰仁仍然同往常一样,指导学生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冬小麦复播玉米水分、养分、盐分胁迫的抗逆试验”,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带领学生认真准备和完成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示范推广项目“限量供水条件下精准灌溉施肥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验收材料。同时,他组织和指导学生讨论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指导学生积极撰写科研论文,结合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前期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讨论确定将要拟撰写的论文题目;组织和安排学生到项目合作试点(山西省中心灌溉试验站)开展试验,并要求学生指导试点的试验人员进行土壤容重、土壤饱和含水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等基础数据的测试和收集;安排研究生就限量供水条件下精准灌溉技术集成效益分析和畦田灌水技术试验等内容在山西省2020年度灌溉试验会议上进行发言。王仰仁老师始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能力,努力使学生在攻读研究生阶段有显著的能力提升。    

为了将变化环境下农业节水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做的更扎实,水利工程学院从事农业节水技术以及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研究的老师们,在做好疫情防护的情况下,带领研究生们走出实验室,走向农田、走向农村,真正的将科学研究服务于人民。老师们围绕着承担的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项目,带领学生查看北运河武清城区段水质净化示范工程的运行情况,监测水质净化效果,指导学生开展室内水质净化试验,整理数据、撰写学术论文。(文字:研究生院 马春燕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