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农,有这样一群可亲可爱可敬的人......他们立德树人,在三尺讲台上甘为人梯育桃李;他们矢志“三农”,在广袤田野中扎实奋斗建新功。
他们秉承“敏学切问、躬勤耕稼”的校训,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天农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爱农、爱校”情怀,“思源”奋进,为学子们带来知识和力量,为乡村送去技术和希望。
他们用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满腔热情、对莘莘学子求知渴望的无私奉献,书写着“四有”好老师的人生华章。
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对他们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清流汩汩,润泽于心——记工程技术学院李谨老师

初见李谨老师时,她正安静的在办公室认真备课,严谨负责是李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李老师作为工程技术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的优秀教师,自2016年入职至今,荣获天津农学院师德演讲比赛二等奖,天津农学院教学竞赛工科组第一名、十佳教师一等奖。2020年,荣获天津市第十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
谈到“教书”和“育人”,李老师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育人,她认为不仅是在育学生,也是在育老师,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行得端、做得正,学生才能看到上进的精神面貌。”李老师一直坚持育人也育己的观点,以身作则,不断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还非常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李老师眼里,让她骄傲的学生不一定有多么高的事业成就,但一定是诚信、友善、懂得感恩的人。
疫情期间,授课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类远程学习交流平台的上线,对于同学们是不一样的体验,对于李老师则是新的思考,她思索如何将线上教学效果最大化。由于所教的课程经常要画电路图,为了让学生看的更明白,听得更清楚,李老师还特地准备了专业的麦克风和手写板。一笔一划地画图,一丝不苟地授课,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面对疫情,李老师说,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尊重。而作为普通人的自己,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在为抗疫做出最大的努力。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注重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不忘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疫情防控就是一堂思政大课,它真正触动到学生们的内心,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最有效的教育。”李老师说。
李老师就是这样,用她的一言一行,如汩汩细流般润泽每一位学子,影响着每一个求知的灵魂。(文字:大学生记者团 李晨曦 朱海琳 李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