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往西4000多公里,风景秀丽的昆仑山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9月底,一群天农学子带着对新疆人民的深情厚谊、带着挥洒青春奉献边疆的郑重承诺,从渤海之滨,来到了这片美丽的热土。在这里,他们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脱贫攻坚战中,用青春热血奋力谱写我市帮扶新疆支教工作的新篇章。
我愿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到教育脱贫工作中。“在这段支农工作中我和这里的老师学生建立了浓厚的友谊。我喜欢这里的学生,我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谈心,一起散步,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家庭、想法、需要,及时给予他们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帮助。”我校赴新疆支教教师——园艺园林学院副教授刘慧芹深有感触地说。支教期间,她挂职担任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科技系系主任,结合专业群师资配置、区域发展专业设置、专业群技术服务的特点,组织教师探讨了相关专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制定了新的发展方向,以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需要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积极开展了新专业申报工作,开展校企全面合作;带领学生开展自治区、全国大赛、科学技能实训等。
此刻,和刘老师一同正在新疆开展支教扶贫工作的教师还有我校园艺园林学院程有普老师,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辛德财老师、宋淑艳老师,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以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和天农人爱岗敬业的优秀传统坚决完成好援疆任务。
我愿成为一棵小胡杨深深扎根在新疆大地上。前不久,教育扶贫题材原创话剧《金色胡杨林》在天津滨湖剧院举行了首演,我校赴新疆和田地区支教团成员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及时进行了观看,大家被话剧中所呈现的扎根新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所振奋和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思源”奋进、不负韶华,用甘于奉献的无悔青春争做一棵棵金色胡杨。
时间回望到9月27日,我校赴新疆和田地区实习支教团出征仪式在敏学楼礼堂举行。“‘思源’奋进,不负韶华;奉献边疆,圆梦和田”,全体支教师生用铿锵的誓言坚定回应了祖国对青年的需要与天农青年对祖国的担当,表达了他们圆满完成支教任务的决心。
“这一次我们坚定地选择了奉献边疆之路,选择了让我们的青春热血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我们的选择,这是新时代青年人的选择。”支教团成员陈思颖同学饱含深情地说:“当飞机进入新疆上空,我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提起的八个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们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我们应当肩负起时代使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坚决完成支教任务,不负嘱托,无悔奉献。”

支教团成员申琛卓
尽管路程遥远、旅途劳顿、生活不适应,但我校赴新疆支教团全体成员谨记学校的殷殷嘱托,牢记天农精神,践行天农校训,经过了短暂的休整,立即投入到支教工作中。支教团成员申琛卓表示要珍惜这次宝贵的支教机会,尽快熟悉环境,履行好教师职责,将自己所学所知教给学生们,用心用情关爱他们,做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支教团成员潘哲 支教团成员黄佑倩
他们在传播知识中,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支教团成员潘哲同学为了更快地适应工作,一遍又一遍地翻看指导用书,一次又一次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他希望能够竭尽所能,将更多的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授给孩子们。支教团成员吴卓倩同学在支教过程中,饱含热情对待每一节课,她结合支教班级情况,设计出很多有趣好玩的游戏,将天津元素与和田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支教团成员黄佑倩发挥特长,在音乐课授课过场中,通过尤克里里弹唱伴奏,很短的时间内就教会了孩子们演唱《你笑起来真好看》。
他们在关心关爱中,播撒着民族团结的种子。支教团成员古昕月同学所在的支教班有一名学生因脚受伤而行动不便。当该学生需要上洗手间时,她每次都主动抱着学生去,这一抱就是好几天。“虽然我身体单薄,但是在抱起小女孩的时候,我觉得身上充满着爱的力量。”她目光中充满着关爱。支教团成员吴卓倩在谈到自己来支教前的感受时表示,“援疆支教是埋在我心里的一颗种子,我热情地、悉心地浇灌,希望它能开出绚烂的沙漠之花。”接着,她说起支教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深深感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挚情感。“一天早上,我一直在忙着测量登记同学们的入园体温,这个时候有一双稚嫩的小手捧着已经剥好皮的橘子用着不太标准的语调小声地对我说‘给你,老师’,喜悦溢于言表。在接过橘子的那一刹那,我的心里暖暖的,久久难以平缓。”


支教团成员吴卓倩 支教团成员韩晓楠
他们在支教实践中,升华着责任与担当。“能够作为学校选派的支教团成员,为新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天农智慧和天农力量,我感到无限的光荣。”支教团成员韩晓楠继续说到,“咱们学校始终肩负强农兴农的时代重任,在全国部分地区教育脱贫和科技帮扶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像班立桐、田淑芬、徐晓燕等老师们始终坚持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树立了天农人的良好形象。”刚刚下课的支教团成员曹咏梅、陈淑芳、耿哲等同学围拢在一起,用右手一同比划出奋进的姿势,“作为一名天农人,我们感到深受鼓舞,更感到责任与担当。我们要以老师们为榜样,圆满完成好此次支教工作,展现出新时代天农学子的良好风貌,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支教团成员在驻地校徽墙前合影
“此次的支教工作定将成为我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经历。”支教团全体成员坚定地说到,“我们一定能够担好重任,完成使命,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在祖国边疆树好天农形象;我们一定能够有收获,有成长,在回程时展现给天农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们一定能够让‘津和一家亲’的大美赞歌在巍峨的昆仑山脚下经久传唱。”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时,天农人在行动。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天农师生,满怀热情、无私奉献,不断叙写着一段段生动、感人的支教故事……(供稿:组织部、学工部;文字:宣传部;图片:实习支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