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今天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体校领导带领全校师生集中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共同学习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为了共同表达对伟大的党百年华诞的美好祝福,举行了思源奋进文化活动。


学校党政领导干部集中观看庆祝大会直播

党员干部和师生集中观看庆祝大会直播
校党委统一组织我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即时收听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第一时间学习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全国人民共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在收听收看大会直播后,我校举行了思源奋进文化活动暨“思源天农”文化景观落成揭幕仪式,共同表达爱党爱国爱农爱校之情,思源奋进,强农兴农之志。校党委书记孙守钧,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延文,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繁珍,校党委常委、驻校纪检监察组组长徐兴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民和百名师生代表共同为“思源天农”文化景观揭幕,饱含深情共同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活动由校党委副书记宋涛主持。


师生共同为“思源天农”文化景观揭幕
孙守钧、王延文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班立桐老师,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田淑芬老师,连续从事了18年班主任工作的张学炜老师,“思源天农”文化景观的主要设计者温文老师,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获得者、2019级农业工程专业韩晓楠同学和带领我校获得天津市大学生篮球赛优异成绩的校女子篮球队队长、2018级应用化学专业郝运同学共同为“思源天农”文化景观揭幕。

校党委书记孙守钧讲话
孙守钧讲到,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上午,我们即时组织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群众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及时收听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并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聆听讲话后,此时此刻我依然心潮澎湃。我们要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热潮,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将讲话中提出的新的征程上的要求和党中央对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的号召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孙守钧说到,作为我校庆祝建党百年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伟大时刻,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思源奋进”文化活动,举办“思源天农”文化景观揭幕仪式,同庆党的百年华诞,共谱天农发展新篇,正逢其时,意义深远。建校45年以来,天津农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三农”立身,始终坚持“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办学思想,主动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形成了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根植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鲜明办学特色,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和“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从“大干三年,吃鱼不难”,到“在戈壁滩上种蘑菇”,再到“数百名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到援疆、援藏、援青、援甘、援冀以及我市农业农村工作中”,天农人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驰而不息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孙守钧谈到,几十年来,几代天农师生励精图治、拼搏进取、接续奋斗,凝练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天农精神,孕育了“爱党、爱国、爱农、爱校”的天农情怀,天农精神和天农情怀是我校45年办学历程所凝结形成的精神内核,是我们的立校之本、兴校之源、传校之宝,是全体天农师生胸怀梦想、心系天下的真实写照。
孙守钧指出,今天活动的地点选在历经风雨沧桑和时代变革的老水塔下方,也具有着特殊的意义。从1985年学校迁入现址后,水塔就源源不断为全校师生提供甘冽的清水,滋养了几代天农人,见证了学校的发展,承载了一段历史和一种精神,作为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永远停留在岁月的收藏夹中。2017年校园环境提升改造对水塔进行重新修葺,将废弃多年的水塔改造为灯塔,旨在以理想之光照亮师生奋斗前行之路。水塔重新散发光辉,成为学校新的标志性景观建筑。回忆过往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砥砺前行。我们在党的百年华诞之日,将“思源天农”文化景观落成在灯塔下方,既是对天农师生45年来知党爱党、知史爱国、知农爱农、知荣爱校的深情回顾,更是为了号召全校师生继承和发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天农精神,激励大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创佳绩。
孙守钧强调,饮水思源,方能成其久远。希望广大师生和教职员工时刻感恩党的关怀,时刻感恩祖国的培养,时刻感恩中华文化特别是农业文明的滋养,时刻感恩母校的教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红色精神,凝聚前行力量,为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断作出更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延文致辞
王延文讲到,一校之重,莫过于岁月中积淀的历史;一校之大,大不过一路走来的筚路蓝缕;一校之美,最美在于精神文化的传承。建校45年来,天农始终与党同心,与时代同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强农兴农办学使命。一代代天农人矢志一流、同心同德、接续奋斗。确立了“敏学切问,躬勤耕稼”的校训,积淀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天农精神。在今天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学校“思源天农”文化景观的落成启用,不仅使学校又增添一处重要的文化景观,同时也为学校思源奋进、传承弘扬天农精神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今后,我们一定要守好初心,坚守立德树人根本,写好新时代奋进天农新篇章,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杰出的人才。

校党委副书记宋涛主持活动

教师代表班立桐作报告
班立桐谈到,作为一名农业高校教师,一名天农人,将持续秉持“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理想与初心,发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矢志服务“三农”,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努力奋斗,积极研发农业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农村,心系农民,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学生代表韩晓楠作报告
韩晓楠说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感恩伟大的党,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农耕文化,感恩母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血脉,勇担强农兴农使命,厚植“爱党、爱国、爱农、爱校”情怀,“思源”奋进,砥砺前行,努力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师生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活动在师生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情歌声中圆满结束。随后,校领导与师生共同参观了“思源天农”文化景观。

奋进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思源奋进的天农人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不忘来时奋斗路,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农耕文明、感恩母校,眺望前方奋进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焕发出思源奋进,同心向上的力量,努力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天农人更大的贡献。 (党办、校办、宣传部供稿;文字:宣传部;摄影:陈卫东;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