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师生在思源文化实践基地开展思政选修课《信仰与人生》的实践教学。课程主讲教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班立桐教授在农业生产一线,用切身的实践向青年大学生讲述了一堂生动的“信仰与人生”完美结合的思政课。

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将现代农业生产现场作为三尺讲台,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了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前景和现实需求。班教授立足蘑菇生产的流程和现状,栩栩如生地讲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脱贫攻坚的生动案例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大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责任和使命,也使学生体会到我校像班立桐教授这样的思源奋进者的奋发有为。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学习脱贫攻坚的伟大精神,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投身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我校思政选修课《信仰与人生》已开设两轮。本课程团队强、特色明。由全体校领导、我校优秀专家代表及思政课骨干教师共同主讲。以“思源奋进、助力乡村振兴”为主旨,以“爱党、爱国、爱农、爱校”为主线,设置了校史篇、农史篇、党史篇、国史篇、信仰篇、价值篇、人生篇、敬业篇八个模块。课程结合我校特色,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广大科技特派员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实绩,逐步推动建立了若干“思源文化实践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对接,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双向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文字:刘霞;摄影:陈卫东;编辑:张倩;审校:田健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