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我校与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以视频会议形式联合召开天津市盐碱地综合改良与利用研讨交流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主持工作)金危危教授出席。会议由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晓东研究员主持。
会上,金危危指出,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农业高校,我校要面向农业生产主战场,针对盐碱地综合改良与利用的卡脖子问题,通过组织跨学校、多学科科研团队,比较、吸收和集中优势科研成果,提升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金危危建议,科研团队要分析、明确天津市盐碱地分布和类型,以及地下水位情况,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试验田块,通过土壤改良和水利工程、栽培技术和耕作制度、抗盐作物品种应用与生物材料选择“三步走”,按照建好科研团队、提出最优方案、开展田间展示、吸引政府和企业力量、拓展社会和经济资源的步骤,最终构建技术链和产业链,为全面推动天津市盐碱地综合改良与利用献策献力。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胡树文教授团队、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未来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姜亚明教授团队和我校水利工程学院孙书洪教授团队分别就“盐碱地快速脱盐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研究”、“纺织材料与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和“滨海地下水浅埋区盐碱地改良技术”进行学术交流,与会人员深入研讨了全国不同盐碱地区域及我市盐碱地综合改良与利用的技术方案及效应。
科技处负责同志,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水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相关专家和老师参加了交流会。(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供稿 文字:葛均筑;编辑:张倩;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