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李海花副研究员在国际著名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2021年IF为7.561)发表了题为《Clostridium butyricum Alleviates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coli K88-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Through Regulating the p62-Keap1-Nrf2Signaling Pathway and Remodeling the Cecal Microbial Community》的研究论文,李海花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
该研究利用大肠杆菌K88建立动物氧化损伤模型,发现丁酸梭菌对氧化损伤的缓解与p62-Keap1-Nrf2信号通路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密切相关。丁酸梭菌可以上调p62-Keapl-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紧密连接蛋白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缓解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氧化损伤。此外,该菌还可以促进小肠乳酸菌的增殖,与致病菌竞争定植点,产生多种挥发性脂肪酸,改善机体肠道屏障功能。该研究对其它益生菌调节动物肠道健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参考,对指导畜牧兽医生产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李海花副研究员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等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进行益生菌调节动物肠道健康的分子机制研究,研发应用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合理设计无抗饲粮,减少动物排泄物中抗生素的排放,降低畜禽粪污环境污染现状,助力都市型畜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李海花副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是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成果登记1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参编著作5部。
论文全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1.771826/full
(科技处供稿;文字:张巧利;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