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科技工作者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出实招见成效

时间:2021-12-29    点击:

多年来,按照党中央和市委统一部署要求,我校党委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包括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国家脱贫攻坚工作中思源奋进、攻坚克难、无私奉献,涌现出了一批用科技力量助力贫困民族地区百姓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活动先进个人、无党派人士班立桐教授在2010年至2018年期间,作为食用菌援疆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在新疆策勒县开展技术帮扶工作,建起食用菌栽培专用温室,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在戈壁滩上种出食用菌致富花。2018年以来,他加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积极为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古浪县引进示范香菇优良新品种,手把手传授农户种植技术,在祁连山上结出食用菌脱贫果。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共党员田淑芬研究员在对口支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工作中,积极推进葡萄种植核心示范园建设,引进适宜本地设施发展的葡萄新品种12个、新种植技术10余项,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被青海省委组织部聘为“智慧三江专家”和“三区人才”。    

中共党员赵飞博士主动对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组建“天农-甘南青稞联合研发中心”,利用基因定位、分子标记等手段辅助选育青稞新品种,无偿支援拖拉机、无人植保机等机械化种植方式,促进了青稞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鼓起了藏族同胞的钱袋子。    

民盟盟员杨静慧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多次深入我市蓟州区孙各庄满族乡农户家中开展科技帮扶活动,为农民讲授农业知识进行技术指导,并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免费提供花卉、苗木等资源,助力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力提升当地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统战部供稿;文字:赵利;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