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组织开展了“思源天农”实践育人研学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学校校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宋涛和部分在校生及校友代表走进校史馆、实验室和老水塔(“思源天农”纪念塔),回顾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成就,发挥天农“思源”文化的传承性和实践性,激发天农师生和历届校友心系母校发展的“思源”之情和爱校荣校的奋进之志,凝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校史馆里,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全面呈现了我校自1976年建校以来,一代代“思源”奋进的天农人,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天农精神,坚守“爱党、爱国、爱农、爱校”的天农情怀,秉持“敏学切问、躬勤耕稼”的天农校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发展战略,特别是围绕服务“三农”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领域,在党建引领、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和标志性成就。










在食用菌技术研发中心、食味水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作物抗逆的机理及遗传改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动物分子育种与转基因创新中心、循环水养殖实验室、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室等学校标志性实验室,大家被我校在科研领域取得的跨越式发展深深吸引,在实验室老师的讲解下,大家共同领悟了“种业安全”“科学之美”“生态之美”“健康之美”,并且,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通过参观研学,进一步扩宽了知识领域,对提升多学科融合发展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


在老水塔下,大家围绕“思源天农”文化景观,共同忆天农峥嵘岁月、悟天农“思源”之美、谱天农美好未来。该文化景观于今年7月1日落成揭幕,通过巧妙的构思,运用了数字、色彩、造型等诸多元素,将建党百年、天农成立的日期、建校之初的师生数、天农的办学理念、天农人一脉相承的真挚情怀一一呈现。通过现场的讲解,进一步激发了天农学子爱校之情、荣校之志,大家纷纷表示,毕业后,天农既是母校,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深深烙印在自己的内心中,以后将尽能力为母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2022年即将到来之际,母校向广大天农校友致以新年的问候,希望大家时刻关心关注学校的发展,常回家看看,天农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新的一年,我校将充分发挥校友领导小组的积极作用,搭建交流平台,密切联系校友,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构建校友工作协同机制,增强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为母校建设赋能,为助力乡村振兴添彩。(教务处 宣传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文字:赵斌;摄影:陈卫东;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