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密克戎病毒突袭我市。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两委的号召下,校党委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思源”奋进的天农人第一时间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一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同心战“疫”,与全市人民一起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网,用责任、奉献与担当持续践行着天农精神。
“涓涓细流,温暖寒冬”
寒冬冷彻,疫情又来。因天津市津南区出现两例本土病例,正在武清区汊沽港镇实践锻炼的市五期青马学员吴昊积极响应号召,迅速投入到防疫一线工作中,作为一名流调员,对所推数据依次进行电话询问。
“您好,这里是天津市疫情排查,很抱歉这么晚打扰您,请问您......”从0点一直到8点,简单的一句话一说就是上百遍,终于将210人全部筛查一遍,并勾勒出他们的行动轨迹,描绘出了一幅详尽的路线图。与此同时,吴昊还介绍管控政策,联系人上门进行核酸检测。


简短的休整后,9日下午,吴昊便再次出发,跟随工作人员下沉社区,挨家挨户敲门询问与电话询问相结合的方式统计数据,累计填报104人的信息登记表,并制作信息条。

10日上午,吴昊帮助搭建核酸检测场地并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他一方面为小区的老人和小孩填写信息表、联系医护人员对腿脚不便的老人进行入户检测,另一方面组织6名小学老师和13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将信息依次通过微信扫码录入到云端。从下午1点到凌晨2点,他与镇政府工作者们一同共计完成48217人的采样工作。
守望相助,一点阳光也能温暖寒冬;同心协力,一点行动也能温暖人心。吴昊的工作看似简单却十分繁琐,看似细小,却也是万千志愿者的工作中的一股涓涓细流。青马学员殷殷之情俱系华夏,华夏因万千少年慷慨以赴而更加昌盛!
“再披战袍,抗疫冲锋”
1月10日早上7点,还没起床,孙学健就听到了社区中关于疫情防控的广播。眼看尘封了两年的“疫情志愿者”群中一条一条消息弹出,他立刻与天津市东丽区无暇街春霞里社区取得联系,希望成为志愿者,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经过沟通,志愿者们分为两组进行轮班。孙学健同学从下午开始便在核酸检测点做志愿者,负责秩序维护、防疫宣传。他按照要求安排引导居民排队,10人一组混检核酸,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多。“后来,我也数不清一共引导了多少组居民,我第一次意识到我们所在的社区竟然有这么多居民!”
这样的忙碌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但志愿者的工作结束了,医护人员还要继续为腿脚不便、孕妇等特殊人群做上门入户检测......
一天的志愿服务结束,孙学健由衷说到:从人山人海到排队归零,向医务工作者致敬,向社区工作者致敬,向志愿者致敬,愿一切安好,加油天津!


以青春力量 谱写战“疫”之歌
在天津市发布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后,于子雯坐不住了,她再次成为天津市静海区平安里社区志愿服务队的一份子,加入到天津市静海区的核酸检测工作中。她知道,此次志愿服务与以往不同,志愿者只有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服务民众。
在此次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中,于子雯主要负责的是人员登记和秩序维护。她首先对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社区居民进行登记,然后将居民每10个人分为一组,最后按照填表顺序将社区居民带往医务工作人员处,进行核酸采集。

于子雯说:“在严寒的天气中,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冻手冻脚:手握不住笔、站起来的瞬间双腿冻的难以行走等。但再困难的环境条件也挡不住天津人民战胜疫情的决心,这个寒冷的冬天会因各行各业人的坚守、无私奉献而明媚温柔!”
她也向青年学子们发起倡议:向坚守在岗位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们致敬!津门青年,行动起来,迎战奥密克戎,我们义不容辞!
在疫情防控的跑道上
爱和希望远比病毒跑得快
越来越多的志愿者
挺身而出
越来越多的温暖在身边出现
越来越多的勇敢团结在聚集
让我们坚信
光明定会驱散阴霾
穿越寒冬
终会迎来春暖花开
(水产学院供稿 文字:章晨茜;编辑:张倩;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