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密克戎病毒突袭我市。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两委的号召下,校党委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思源”奋进的天农人第一时间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一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同心战“疫”,与全市人民一起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网,用责任、奉献与担当持续践行着天农精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天农退役大学生,他们集结“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义无反顾投身抗疫第一线。退伍不褪色,他们以人民至上的行动彰显青春本色。无论在沙场还是抗疫战场,他们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人作风,思源奋进,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昨日部队“四有”优秀士兵 今日社区抗疫忠诚卫士

“请居民朋友们保持好间距,前后左右距离拉大。”天津河东区某小区的核酸检测现场,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20级退役士兵刘岩霖在疫情面前,他迎难而上主动向社区请缨担任青年志愿者奔赴社区核酸检测点同民警一起执勤,维持秩序,做核酸检测现场的“引导员”,由于核酸第二次筛查工作时系统突遇“崩塌”,导致核酸检测工作进行到了深夜的两点半,期间很多志愿者陆续接替换班,而他却一直坚守到最后。天津的深夜零下多度,寒风瑟瑟,甚至检测棚架都被吹得吱吱作响,而他坚韧的目光却一直没有改变,心中的热血抗击这刺骨严寒,或许在他心中,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志愿活动,更是他对保卫自己家乡的决心,曾经守护海防线的日日夜夜中不缺他的身影,如今毅然选择坚守抗疫一线。1月12日的夜晚八点,他所在执勤点位的居民楼突然着火,浓浓的黑烟从窗户不断往外冒,正在维护秩序的刘岩霖听到有人大声呼喊“着火了!着火了!”,身为退役军人的他边跑向火灾窗边观察情况,边疏散群众,不一会小区外响起了消防车的警笛,由于核酸期间小区各个出入口都被封锁,大型消防车想进入的话只能手动拆除门障会比较浪费时间会导致火势蔓延,这时发现这个问题的他立刻翻越围墙向消防指挥员报告,因为消防车暂时无法进入,他就带领两名消防战斗员人工进入小区,为他们指明着火方向,并在自身毫无防护的情况下与消防员一起快速狂奔上楼进入火场,将爆炸的微波炉紧急扑灭,经过10分钟左右的救援,火势已完全被扑灭,楼下的居民纷纷为这个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小伙子这种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举动点赞。唯有不忘初心,才能砥砺前行,无论是作为保家卫国的战士还是服务人民的抗疫志愿者,刘岩霖始终铭记退伍誓言,把忠于党、忠于人民转化为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四有”优秀士兵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行动彰显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行动彰显担当。工程技术学院退伍士兵侯世龙,继续发扬革命军人优良传统,第一时间加入到抗疫一线志愿者队伍中,信息底册录入、核对人员名单,确保不错查不漏查。三次筛查,无一失误。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誉。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天津加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抗击疫情期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园艺园林学院退伍士兵吴玉龙在第一时间申请参加社区防疫工作,配合社区进行人员调查,在社区人员带领下进行入户信息核查,真正做到不落一户。提前做好引导,对每一位进出居民进行登记,定好进出小区的时间,做好登记,同时对每一名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登记,给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帮助,对于有外地回来的小区居民及时进行隔离,以及对进出小区的车辆进行车牌登记和消毒,确保每一个进入小区的人员车辆安全不带有病菌,在核酸检测时积极引导群众进行检测并对人员信息进行核对。除此之外,小区门口工作桌上,也有消毒的酒精,每一个值班防疫的人在值班前都会做好一系列消毒工作,带好两层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和来往人员有肢体接触。
身为当代青年,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面临困难之时,积极贡献自身的力量,无私奉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绵薄之力。真正做到退伍不褪色,以志愿者的身份,活跃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
模范先锋 无私奉献

来自20级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张衡同学,家住在蓟州区。身为退役士兵的他不忘初心,在疫情发生后迅速投入到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听从政府的指挥,哪里需要去哪里,通过实际行动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冲到防疫工作的第一位,在蓟州区全员筛查工作中,不畏寒冬冷风刺骨,不惧疫情的危险,引导核酸检测现场群众有序完成采样等环节,在抗击疫情中彰显了军人风采。在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依旧会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以及其他任务中。(学工部供稿;文字:迪里夏提·达列提江;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