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疫”·思源奋进者 | 同心战“疫”,天农人在行动(四十四)

时间:2022-01-20    点击:

近日,奥密克戎病毒突袭我市。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两委的号召下,校党委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思源”奋进的天农人第一时间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一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同心战“疫”,与全市人民一起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网,用责任、奉献与担当持续践行着天农精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天津与奥密克戎病毒正面“硬刚”之际,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迅速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投身防疫工作。学院广大教职员工、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第一时间主动下沉社区,投入志愿服务一线,在社区防疫工作中始终坚守,同心战疫,践行责任与担当。         

学院环境科学系党支部书记卢树昌同志闻令而行,主动请缨报名参加战“疫”,站在了抗疫的第一线。1月14日下午17:30,卢树昌同志正在小区门口执勤,接到社区电话紧急抽调“下沉干部”去社区居民“健康码”变码的核酸检测区去维持秩序,他二话没说就去了现场,回到家已经晚上10点多了。第二天早上5:30,他又去参加“大筛”,负责楼栋居民扫码登记,上门排查,确保全员进行检测。“大筛”后,又开始了每天小区例行的门口执勤。虽然寒冬冷彻,但每每听到居民配合的“谢谢”声,他的心里一直是温暖的。卢树昌同志工作中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起到先锋带头作用,是应尽的职责”,越是急难险重任务,党员越应该上前。         

学院生物技术系教师党员杨红澎同志家住五大道街道华荫南里社区,该社区独守老人居多,信息采集获得困难。为减轻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负担,杨红澎老师挺身而出,不畏严寒,凌晨5点就主动走向检测一线,协助维持秩序、为居民登记信息、爬楼敲门通知居民,为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了暖心服务。杨老师表示:作为一名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担当作为,冲在疫情防控前线,当好居民疫情防控‘守门员’。         

学院生物技术系的教师李奕葶同志,作为下沉社区抗疫干部,积极响应武清区东蒲洼街道上河雅苑南区第二社区的号召,参加第三轮核酸筛查工作。1月15日清晨,李奕葶同志便投身于志愿者活动中,负责现场引导和物资后勤保障工作。李奕葶同志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立德树人”,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这次能够参与抗疫工作,能够为社区居民尽一点微薄之力,感到光荣和自豪。         

学院党政办公室马浩然同志积极主动报名参加西青区王顶堤家园社区志愿服务。1月15日早上5点就投入了第三轮核酸筛选工作,负责居民信息的登记、维护秩序、引流等工作。遇到年纪大行动不便和听力不好的居民,耐心细致地引导。马浩然表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感受到基层抗疫人员平凡与伟大,身为一名党员,这种时刻就应该勇担责任,为社区防控助力。         

环境科学系教师党员桂枝同志第一时间报名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负责样本的收集、转运和复核工作,频繁往返于信息登记处和核酸检测处,从早晨8点一直忙碌到晚上8点。桂老师表示:身为一名党员,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我们党员挺身而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面对疫情,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居住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有的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有的舍小家顾大家,关键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供稿 文字: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编辑:张倩;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