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密克戎病毒突袭我市。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两委的号召下,校党委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思源”奋进的天农人第一时间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一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同心战“疫”,与全市人民一起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网,用责任、奉献与担当持续践行着天农精神。
青年党员勇担时代责任
家住河北区的柳悦是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95后”党员干部,作为一名党龄只有两个月的年轻党员,在第三次核酸筛查期间积极响应号召,下沉到江都路街衡山里社区参与大筛工作。


1月15日三筛开始后,她在下沉社区连续工作14小时,在汇森中学采样点认真完成了居民身份信息录入登记工作,完成300余份样本信息录入。面对下沉街道多为老旧小区,且80岁以上行动不便的居民人数较多的情况,在完成采样点工作的基础上,她克服天气寒冷、身着防护服行走不变的困难,下户走访秀山里小区27栋楼83户居民,完成入户身份信息登记工作。
她说:“面对疫情,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虽然我的党龄很短,但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坚守岗位、不辱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的家园我来守护
张玥是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九三学社社员,疫情发生以后,她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报到,并作为下沉干部加入了和平区崇仁里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


1月15日早晨5点,她安置好年幼的孩子,就参加到第三次筛查工作准备中。寒冬的早上气温只有零下四五度,她仍然耐心、细致的引导社区居民有序进入核酸检测区,并对不方便下楼的居民进行上门登记。中午11时工作结束后,她的双脚已经冻僵、双手也冻得通红。
张玥表示,虽然今天很冷,但居民们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的家园需要我来守护,相信大家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早日战胜病毒。
随时待命,守好家园
经济管理学院农经公管教师党支部书记程爱华,家住和平区南市街道福方里社区,自党员向社区报到后,她随时关注社区报到群中发布的每条信息。


1月8日以来,一场突发疫情袭击津城。作为一名教育系统下沉干部,她积极参与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参加了1月15日的第三轮核酸筛查工作。寒冬腊月的清晨6点钟天还没亮,她就已经准时到达工作岗位,穿上“大白”的那一刻,她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工作中,她顾不上寒风的侵袭,也顾不上喝一口热水,她以饱满的热情连续工作了6个小时,与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一起,组织社区居民有序等候排队、体温检测、检录信息等。之前筛查要排队3小时,现在全程下来排队不超20分钟,极大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当大爷大娘们说出“辛苦啦,谢谢你们”时,她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温暖,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们党员应该做的!”
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李慧燕老师是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也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接到下沉社区通知后,她克服了自身科研任务重、孩子正值初三毕业班等困难,毅然决然放下手边工作,安顿好孩子,积极下沉到尚友里社区,参加1月12日的核酸采样现场保障工作。

三九天的晚上,气温一度降到零下,但此时她的内心充满火热的斗志,她为此刻能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力量而感到光荣和自豪。她顾不上夜里刺骨的寒风,耐心地指导居民按秩序排好队,对行动迟缓的老人她更是多了一份关爱。从晚上19点半一直到凌晨24点,她不离值守岗位半步。
她说:“疫情当前,作为我们青年不能退缩,作为党员我们要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天津加油!天津必胜!”(经管学院供稿 文字:郭贵芳 郑世艳;编辑:张倩;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