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疫”·思源奋进者 | 同心战“疫”,天农人在行动(四十二)

时间:2022-01-20    点击:

近日,奥密克戎病毒突袭我市。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两委的号召下,校党委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思源”奋进的天农人第一时间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一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同心战“疫”,与全市人民一起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网,用责任、奉献与担当持续践行着天农精神。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党委周密部署,学院学生及时响应号召,时刻秉承“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天农精神,思源奋进,不负韶华,积极投身于当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服务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众志成城,齐心战疫!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疫除,国安!

1月12日,天津市第二次全民核酸检测开始。2020级动医二班邱建津主动找到了居委会,希望能成为一名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天温度骤降,冷风呼啸,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和其他志愿服务工作者们想尽一切办法做足了保暖措施。“5号楼的居民请带好身份证和手机下楼做核酸!”几栋楼通知下来,她越来越熟练,居民们核酸检测速度也越来越快。看着社区微信群里居民们的良好反馈,她的心也逐渐踏实下来。她的行动深切表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在党和人民需要她的时候,尽自己的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她说:“在这十几个小时里,我体会到了医护工作者和基层工作者的不易。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比旁人更多一分体谅与理解。如果有机会,我还会毫不犹豫地再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为人民、为国家,作出最大的贡献。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疫除,国安!”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终能战胜疫情

1月10日,2021级动医一班杨雅婷在得知天津市对全员进行核酸筛查后,她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疫情防控,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至凌晨1点,期间一直在坚持为社区居民服务,到各个楼告知核酸时间,注意事项并采集信息。晚上组织居民有序到场进行核酸检测,维持现场秩序。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年幼的孩子和孕妇进行一对一帮助,并通过绿色通道完成检测,在小区核酸筛查过后,又进行了信息录入工作。         

杨雅婷说:“在这几天的志愿活动中,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培养了我的耐心,更深刻体会到了医护工作者的伟大,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艰辛。虽然我的岗位普通平凡,但我很开心自己能在天津市抗击疫情工作中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终能战胜疫情。”         

不计回报,全心投入

天津疫情再来袭,2020级动医二班张津湲没有丝毫犹豫,马上申请社区的志愿服务,表示愿意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承诺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当好疫情防控“搬砖人”,在核酸筛查中主要负责录个人信息工作。她深知信息录入的重要性,工作中全身心投入,不能出现任何失误。到吃饭时已是深夜,虽然饭菜凉了,但想到离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进了一步,心里就无比满足。        

她说:“作为新青年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加入到抗疫大军中。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13个小时的战斗虽然手是冷的,但是心是暖的。爱和温暖总比病毒蔓延的快,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在,希望我们能够早日战胜疫情。”         

“疫”往直前,无悔青春

1月9日上午七点,天津发布了全市核酸检测的消息。2020级动医一班张佳怡通过“津彩青春”微博了解到全市核酸检测需要青年志愿者,第一时间到北辰区瑞盈园社区参与报名。         

1月10号上午六点,志愿者集合完成,张佳怡负责帮助居民扫报道码和登记个人信息。深夜寒冬,温度骤降,她的手冻僵了,几乎没有办法控制笔的走向,但为了保障信息及时准确的登记,她从未间断,坚定地在信息登记册上整整齐齐地写了一页又一页。         

直到晚上九点,她才完成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她说:“第一次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很多经验都不足,在居委会和社区各位党员的帮助下,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听党话、跟党走,作为青年志愿者对本次全市核酸筛查任务义不容辞。”在工作中汇聚青春力量,彰显青年担当,佳怡,不惧严寒,“疫”往直前,好样的!         

实现自我价值,做好青年表率

深冬时节,寒风冷彻。1月10日,2018级动医四班王晓璐积极投身于当地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主要负责核酸检测人员的组织引导、信息登记、扫场所码,并协助现场交通疏通等工作。完成一系列工作后,她又和其他工作者一起,有序地组织人员十人一组进行核酸混检,并引导已完成核酸检测的群众离开现场,为社区第一次核酸筛查奔波忙碌直到深夜,顺利推进了核酸筛查工作的进度。         

她说:“几天工作下来,确实很疲惫,但能够尽自己一份力量,可以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很值得。”她的行动完美地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良好的志愿服务品质。         

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志愿服务

2019级动医三班吴玉姝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去。目前共参与志愿服务18小时,服务2次。志愿服务期间,她负责解答患者一些基本的问题,引导患者及时就诊,并帮助患者领取核酸检测报告等工作的进行。         

有一次,一位老奶奶帮他孙子取核酸检测报告,吴玉姝看老人在机器前徘徊,不知如何操作,于是主动上前耐心询问,帮她顺利取到报告。随后还提醒老人可以关注公众号及时查看报告结果。奶奶对她表示由衷的感谢,这让她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更加觉得自己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她说:“在这几天的志愿活动中,不仅锻炼了我与陌生人的沟通能力,培养了我的耐心,更深刻体会到了医护工作者的伟大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艰辛。虽然我的岗位普通平凡,但我很开心自己能为抗击疫情工作中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终将打赢这场战役,战胜疫情!”        

终有一日能够摘下口罩,自由呼吸!

1月6日、8日,2021级动医一班刘浩昱在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棋盘山社区参与志愿活动,辅助医务人员检测核酸,帮助他们递送药品,维持现场秩序等。他目前共参与志愿活动两次,志愿总时长八小时。在志愿服务期间,他主动向上级申请帮助一位腿脚不便的老奶奶进行上门核酸检测。        

在做志愿工作中,他看到了许多的温暖瞬间,听到许多关切的话语,了解到了大家团结一心一致抵御疫情的坚定决心和意志。他说:“志愿服务意义非凡,收获了许多,认识到了自我价值。虽然工作是普通的,却蕴含着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相信我们一定能够闯过难关,打败疫情,终有一日能够摘下口罩,自由呼吸!”        

在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天农学子充分发挥了青年们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用青春与热情践行着时代青年的铮铮誓言,用责任担当奏响了青春的凯歌,是当之无愧的“逆行”者!(动科学院供稿 文字:王菁;编辑:张倩;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