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密克戎病毒突袭我市。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两委的号召下,校党委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思源”奋进的天农人第一时间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一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同心战“疫”,与全市人民一起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网,用责任、奉献与担当持续践行着天农精神。
闻令而动,使命必达

作为天津农学院第一批下沉干部,工程技术学院教师郭俊旺同志在接到五大道街福林里社区居委会通知后第一时间积极投入到社区抗疫一线。每次接到工作任务,他都火速反应,迅速就位。为了保证核酸检测进度,他进入每个楼栋,挨家挨户喊居民下楼测核酸,提醒居民携带好身份证,做好保暖与防护,确保不落下一户。他还主动承担核酸检测点位的维持秩序工作,引导居民做好正确防护、有序排队、避免交叉感染。嗓子喊哑了,不停歇;身体疲累了,不休息。他深知,与时间赛跑,一切都在争分夺秒中,早一些时间完成核酸检测,我们的城市就多一份安全保障。数九寒冬,他听从社区统一指挥,每天工作近9个小时,协助社区完成了第三轮和第四轮核酸检测工作。他说:“我是一名党员教师,在疫情危急时刻,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同心战疫,责无旁贷!”。
坚守初心,勇挑重担

“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突袭津城,工程技术学院党员教师刘建波同志迅速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报名,第一时间参加社区组建的核酸检测突击队, 1月8日晚上18点就领取任务,到社区集合,换好防护服立刻投入核酸大筛工作。由于事发突然,时间紧迫,为了保证全员检测、不漏一人,他与志愿者们迅速行动,不惜体力地逐一登门入户通知。此后,他又在核酸检测现场进行居民队伍引导,维护现场秩序,协助扫码登记等工作,在检测点位持续工作至凌晨3点,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他说:“疫情没有旁观者,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尤其是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在关键时刻就是要亮明党员身份,坚定地冲在抗‘疫’前线,始终用行动来诠释责任与担当,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迎来抗疫的最终胜利”。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工程技术学院教师李阳同志居住的平湖西里社区人口多,老龄化比重大。第一次全员核酸筛查时,他发现人手不够,就积极申请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并响应学院号召参加了学校的抗疫突击队,随时等待上级的召唤。1月15日,他接到社区电话通知后,积极参与社区第三次核酸筛查的“敲门行动”。在他的努力下,近30人完成了核酸检测,其中2位为高龄老人。第四次全员核酸检测,李阳同志提前一天就接到社区电话,并在20日5:30到岗。为了落实应检尽检,他在辅助维持秩序的同时,积极承担了信息登记工作,包括检测人员居住地址、入户检测需求、延迟检测等内容,持续工作到最后一名检测人员离场,工作时间近7个小时。他说:“在这一过程中,志愿者既是服务提供者,也是一个社会实践的感知者。我愿意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与大家一起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工程技术学院教职工坚决服从安排,克服一切困难,他们或立足岗位,担当值守;或勇挑重担,服务抗疫一线;或积极参与志愿者工作,充实社区联防联控力量,充分体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也展现了天农人的斗志与担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致敬每一位在疫情防控时期逆行而上的普通人。(工程技术学院供稿 文字:施煜;编辑:张倩;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