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疫”·思源奋进者 | 天农师生赴津南区抗疫系列报道(一)

时间:2022-01-23    点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校广大师生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挺身而出、闻令而动,充分发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用实际行动持续诠释着天农人“思源”奋进的优秀品质。我们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严实细韧,精准防控

连日来,我校下沉津南工作队坚决落实教育系统支援抗疫工作有关部署,坚持将校党委“严、实、细、韧”工作标准融入责任区疫情防控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全力确保各项工作衔接有序、精准落实、万无一失。坚持召开每日工作碰头会,及时汇总当日工作和存在问题,结合上级安排和各个值守点位的具体情况,以精确到分钟的方式细化上午、下午各7个工作时间点,明确3方面12项具体工作任务和相应安全注意事项,定出“时间表”、挂好“作战图”,以临战状态系紧责任链条。坚持点、线、面一体推进,积极主动运用我校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在值守社区内率先采取“单元”防控台账管理,划定时间、责任到人,将各个单元串点成线,做到一栋楼一个阵地,以“控点”带“控面”,坚决确保两个责任区清洁消杀、物资运送、区域管理等工作安全有序、稳步落实。        

严把尺度,传递温度

进驻责任区以来,工作队坚持“严”字当头、“暖”字打底,做到防疫有尺度、助疫有温度,累计清理消杀单元楼层576层,协助紧急送医4人次,为驰援抗疫融聚起天农人的强大合力和一片温情。        

责任区楼栋单元内的物资配送和生活垃圾清运是工作队每日的重要任务,也是最易出现接触传播风险的环节。全体队员时刻严把封控区内工作标准,严格做到物资“非接触式”配送和垃圾清运“前、中、后”全程跟踪消杀,以最严尺度、最高标准最大限度压缩传播风险存在空间。        

“以真心换真心”是多日来工作队员们聊到最多的话题。四小时耐心劝返封控区内想要下楼散步的老人,十分钟往返护送赴小区门口乘120就医的居民……面对居民群众不同的需要和诉求,队员们用精心高效地“量身”解决,换来了一句句“小伙子们,这几瓶温水你们拿着捂捂手”“我把车门打开了,你们坐进去暖暖身子”“你们胸前写的‘天农’指的是天津农学院吗?你们辛苦了!”这些将心比心的互相关怀,让封控社区的冬天不再冰冷,画出了下沉干部、社区居民共抗疫情的最大同心圆。 

守望相助,团结奋进

驰援抗疫以来,工作队始终坚持弘扬天农精神,从配送物资时的手拉肩扛,到清运垃圾后的相互消杀,从用餐休息的彼此谦让,到冲在一线的争先恐后,从整齐划一的列队集结,到安全有序的卸防离场……全体队员不怕苦、不畏难、不惧辛劳,攥指成拳、同力协作,用双腿划出封控区的“隔离带”,用双手织牢责任区的“防疫网”,用29对肩膀架起属于代表天农人的一线防控钢铁“长城”。        

弘扬校风,思源奋进

下沉以来,工作队始终坚守“思源奋进”的精神底色,以优良作风传承弘扬优良校风,展现新时代天农人良好风貌。全队同志牢固树立“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工作中,坚持全面消杀、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为社区节约消杀药品,每日离岗前安排专人将剩余消毒液、酒精等“化零为整”,集中交还社区物业,上岗后有序领取分发继续使用。工作队对市教育两委、津南区指挥部以及校党委下发物资进行统一管理,全体队员自觉按需领用,所有物资使用未出现重复领取、“一类多个”等现象;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全体队员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形象举止、言行风貌,讲天农故事、展天农形象,让驻地干部群众认识天农,让上级机关、兄弟院校认可天农。(天津农学院下沉津南区疫情防控工作组临时党支部供稿;文字:胡熙龙 迪里夏提·达列提江;摄影;田勇;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