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密克戎病毒突袭我市。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两委的号召下,校党委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思源”奋进的天农人第一时间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一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同心战“疫”,与全市人民一起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网,用责任、奉献与担当持续践行着天农精神。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郑纪午、葛均筑、杜锦、辛德财、李明五位同志下沉津南抗疫第一线,全力以赴开展战“疫”工作。学院下沉5位同志紧急奔赴津南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服从命令听指挥,舍小家为大家,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展现了天农人精神风貌。

1月18日晚6:40,学院农学系党员教师辛德财同志接到校组织部电话,于7:15学校集合出发支援津南抗疫。作为一名16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准备着听候组织的号令,去往一线奉献力量,当年援疆义无反顾,如今抗疫义不容辞。来到津南咸水沽镇,克服各种困难,次日迅速上岗,为封控区居民保障生活物资的运送,生活垃圾的清理,急难愁盼问题的上传下达,为居民在封控期间的生活提供有力保障。辛德财老师服务两天,感触颇深:封控居民隔窗喊话,致敬我们这些“大白”,令我们这些下沉党员干部感到冬日的温暖,群众也纷纷表示感谢和敬佩,也要送各种物资关怀,但由于防控需求,我们一一拒绝了,患难见真心,党民鱼水情!

1月20日,在我市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中,学院环境科学系教师党员王小波作为志愿者积极参与南开区华苑碧华里社区的核酸检测工作,负责现场维持秩序,引导老幼人员走绿色通道,提高现场检测的效率。王小波老师表示,虽然天气寒冷但能为打赢天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1月20日,天还没亮,包曙光老师就积极参与南开区王顶堤街道横江里社区志愿服务,主要负责的是入户检测核酸和信息录入工作。包曙光老师表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看到党员和社区干部冲锋在前,牢记初心使命,践行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也要和他们并肩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供稿 文字:王智轶;编辑:张倩;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