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密克戎病毒突袭我市。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两委的号召下,校党委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思源”奋进的天农人第一时间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一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同心战“疫”,与全市人民一起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网,用责任、奉献与担当持续践行着天农精神。
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津城突发疫情,人文学院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吴怡凡第一时间申请加入到武清区阳光家园社区核酸检测志愿者的队伍中。此次志愿服务,吴怡凡同学主要负责协助住户扫码登记信息、上门通知住户检测和陪同医护人员入户检测。在此次工作中,老年人扫码登记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吴怡凡坚持用耐心、细心的态度去帮助每一位老年人完成登记。吴怡凡说:“作为青年人,我们要主动承担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社区贡献力量,展现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拨开云雾见日出

在近日疫情突然严峻的情况下,人文学院2021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刘洋积极响应号召参加蓟州区董各庄邦均镇社区志愿活动。由于疫情来的突然人们都有点不知所措,刘洋以及其他志愿者挨家挨户进行宣传,提醒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之前,刘洋负责将居民的试管扫码录入信息。最近天津气温很低,但志愿者们依旧毫无怨言。刘洋说:“在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下,我们相继完成了四轮的核酸检测。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成功抗击疫情!”
绵薄之力筑长堤

疫情当前,人文学院202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王晴第一时间报名河东区万新村倚虹西里社区盘山道中学采样点参加志愿采样活动,在采样点负责核酸采样居民的信息录入。经过集中培训,她很快掌握了工作程序并持续工作数小时,还带领培训了三名新志愿者。王晴说:“本次志愿服务虽然过程艰辛,但磨练了我的意志,也让我觉得很光荣。我愿意为人民服务尽绵薄之力。”
请党放心,防疫有我

疫情突袭而来,天津迅速进入了防疫状态。身处津南区双港镇鑫港园的2021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李婧淳自愿报名了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她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入户统计核算检测完成情况,一天内走访了社区内的几百户居民;她与其他志愿者一起从晚上23点起开始在室外的核酸检测点负责登记参检人员信息到凌晨两点。志愿服务虽然辛苦,但她无怨无悔,默默奉献,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当夜最低气温达到零下8摄氏度,在人员紧缺无法轮换情况下,李婧淳和其他志愿者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完成了近千名参检人员的信息登记工作。
李婧淳以及她的志愿者伙伴连续工作了24小时,共克时艰!厚厚的防护服中包裹着他们的坚定决心与勇气。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定会打赢这场防疫战!请党放心,防疫有我!
担当与奉献——青春无悔

天津疫情突然来袭,人文学院2021级英语专业的孟欣颖主动申请加入到宝坻区大钟康家庄志愿者队伍中。她身着严密的防护服为社区人民服务,帮忙测量体温以及扫健康码。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也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叫做责任和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孟欣颖说:“志愿者活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让我们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奉献出青春力量。”
共克时艰,共迎胜利

社区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后,人文学院2021级英语专业的李嘉鑫立马响应号召,成为邯郸市磁县磁州镇滏阳社区的一名青年志愿者,负责进出社区人员登记、体温测量、信息收集、人员隔离、秩序引导,为抗疫工作贡献出一份力量。
李嘉鑫说:“疫情爆发以来,社会各界无数人民携起手来,共克时艰,一起抗击新冠疫情。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也应该义不容辞,也要一并加入到这场战斗中!这几天的志愿者工作让我体会到作为青年大学生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我坚信,我们所有人所做出的努力,一定会为打败疫情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更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津南加油!天津加油!

从1月9日天津出现奥密克戎新冠疫情以来,疫情情况时时刻刻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民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优秀共青团员,人文学院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孙伟轩同学积极投入到辛口镇中辛口村疫情防控工作中,和其他参加核酸检测大筛查的志愿者们一同为百姓服务,用实际行动来贡献青春力量。
在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起,他感到了身上责任的重大,也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不容易。志愿服务中,他认真有耐心的工作,帮助很多居民完成了核酸检测。孙伟轩说:“这次天津面对突如其来的奥密克戎时作出的反应是及时的,我也体会到了‘中国速度’和‘天津速度’。我会将我的志愿活动进行下去,直到将奥密克戎消灭。相信天津一定会打败奥密克戎,天津加油!”
将爱书写在家乡的土地上

自年初疫情严重以来,人文学院2020级酒店管理专业的李璐积极响应社区的号召,加入到沈丘县抗疫宣传志愿队中。从1月7日开始,李璐同学在沈丘县高速路口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以及到沈丘县槐店回族镇大王楼下乡,帮助相关支队完成房屋建筑普查与防疫物资梳理的相关工作。李璐同学表示她将坚持工作整个寒假,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春最美的样子

2021级人文学院英语专业的张天文作为志愿者中的一员,每次的志愿服务从上午十一点连续工作到晚上六点,她强忍着脊椎疼痛坚持维护现场秩序,安排好检测核酸的工作,协助杨柳青镇大柳滩村新党群服务中心点位完成了各项抗疫工作。
面对这次的志愿服务,张天文表示,志愿者的工作不只是维持秩序,还要向大家进行防疫宣传,并且安抚人们焦躁的情绪。当看到我的朋友圈被志愿者照片填满时,我就知道天津这次不会输!我也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面对疫情,我们必胜!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奥密克戎”席卷津城,2021级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蔡慕紫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西青区洛卡小镇社区的志愿服务。蔡慕紫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父亲在疫情最严重的医学隔离点坚守,母亲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蔡慕紫备受鼓舞,参与志愿服务,时刻等待着抗疫任务。
由于社区处于管控区,居民生活物资只能等待统一运进小区再采购。蔡慕紫帮着年迈的居民搬运购买的蔬菜等物品,并维持购买队伍的秩序。一轮轮的核酸筛查从早到晚,她和其他志愿者还全天候通知需要做核酸的居民,记录入户筛查名单,并在室外维持秩序,确保居民顺利进行核酸采集。蔡慕紫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志愿者的工作磨炼了我的意志。我坚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战胜这场疫情。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的家乡,我要为天津的发展不断贡献我的力量。
花儿绽放,温暖人心

2021级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王新蕊家处西青区大寺镇,属于疫情管控区。在知晓核酸检测需要大量的人力的时候,她第一时间报名了社区的志愿者,参与到大寺镇青凝侯村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中。她主要负责采集村民信息和协助医护人员做入户核酸,虽然工作时间长并遇到了困难,但是王新蕊毫无抱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王新蕊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和其他志愿者经常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可是我知道,在抗疫胜利之前,这些是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常态。我会克服所有困难,和其他志愿者团结协作,为打赢这场突如其来的防疫战做出贡献!”
“青春”与祖国相连

2021级人文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班的陈锟,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河南省武陟县东仲许商住楼疫情卡点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主要负责商住楼的居民测量体温,完善外地返回人员的信息,帮助老年人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
在与当地民政局干部一块日夜坚守的日子里,在防疫工作的第一线,他们一块保障着东仲许商住楼居民的安全。
在志愿过程中,虽然十分辛苦但是十分欣慰,陈锟表示,他感受到党和国为人民筑起了坚实的防疫屏障,贯彻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他内心无比的振奋与激动。能够为自己的家乡、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他充满了干劲。
在奉献中成长

疫情突袭而来,河南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怀着能为国家社会奉献一份力量的心情,人文学院2021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的张明娣自愿参加了周口市项城市秣陵镇大凡张庄的志愿服务工作。她在这次活动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给每家每户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并告诉他们要加强自身防护,一起在防控点处进行值班。除此之外,她和其他志愿者还进行了周口市农村劳动力普查活动,挨家挨户的进行基本信息采集,上午九点开始,下午五点结束,完成了整个村庄近千户人员的信息登记工作。
志愿服务期间,她为社会贡献出自己微薄之力,认真完成每一份工作。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疫情防控期间,人文学院2021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学生李诗雨志愿参加和平区金德园小区的防疫工作。志愿服务期间,她主要负责登记住户信息,维持队伍秩序和帮助防疫医生进行信息传递等工作。
李诗雨表示,在此次志愿活动中我感受到大家团结一心的力量和逆行而上的奉献精神,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能为本次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力所能及地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是我的一份责任与担当。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能为本次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力所能及地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是我的一份荣誉,我要努力承担起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向党员学习,以党员为榜样,在疫情面前逆行而上。谨记习近平总书记“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谆谆教诲,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为祖国发展繁荣昌盛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人文学院供稿 文字:徐伟;编辑:张倩;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