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师生纷纷表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思源奋进,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教务处处长王远宏:
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需要,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扎实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突出“爱党爱国爱农爱校 思源奋进”主题,一体化建设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课外活动,融合化建设耕读教育、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体系,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园艺园林学院教师刘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在工作中不能丝毫懈怠,在教学中紧跟时代发展,努力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让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紧紧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浪潮中,引导学生积极践行强农兴农己任,服务乡村振兴。
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水产学院教师张树林:
作为一名老教师,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去做。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以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的新成绩,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天津青年创新能手、基础科学学院教师刘文: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定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密切联系,持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水平,在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并将最新科研成果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在为党和国家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中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涛: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教育工作者应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要立足农业院校优势,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激励学生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报国之行,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校团委副书记杨泽琳:
作为新时代共青团干部,我们要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不断提升共青团思想政治的引领力、基层建设的组织力、服务青年的服务力,当好广大青年的“陪跑员”,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切实做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思源奋进,不负韶华。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倪立民:
作为高校的管理工作者,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职尽责,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心怀大我,担当作为,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人文学院院长李厚本:
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久久为功,把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讲深、讲透、讲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杜召辉:
作为一名专职共青团干部,要引导基层团支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观看爱国影片、讲述英雄和先烈故事等多种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厚植团员青年爱党爱国爱农爱校情怀。
校团委干部李定军:
我们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用我们的辛勤努力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校第四期青马学员、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2019级动物医学专业劳缨迪:
作为一名青马学员、一名援疆实习支教团成员,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奉献中绽放青春。我们绚丽的人生除了自己的梦想,更应该担起责任和使命,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19级生物工程专业张奕持:
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落实到行动上,融汇在科学追求中,勇立创新潮头,攀登科研高峰,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工程技术学院2019级电气专业莫晨:
作为一名农业高校学子,我们将以奋斗的姿态,勇敢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爱党爱国爱农爱校,思源奋进,不负韶华,努力走出校园、走近基层、走向社会,投身新时代的生动实践,贡献青春力量。(各部门各教学单位供稿;宣传部组稿;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