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天津市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天津农学院活动站启动仪式暨科技助力蓟州现代农业发展座谈会在我校蓟州校区举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农学会理事长张俊滨,蓟州区区委书记贺亦农,天津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赵玉石,蓟州区政协主席秦川,校党委书记王延文,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民出席活动。


张俊滨、王延文、赵玉石、秦川共同为“天津市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天津农学院活动站”揭牌,启动仪式由市农学会副理事长毛科军主持。

张俊滨在讲话中指出,成立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是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将在市科协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社团作用,旨在围绕新形势下我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新需求,有效集成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资源等,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交流平台,更加紧密地团结和凝聚农业科技工作者,发挥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我市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提供组织保障。同时,要逐步将工作者之家打造成专家们的学术交流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技术示范推广培训平台、决策咨询平台、丰富活动举办平台。

王延文表示,市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的成立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关爱,也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校的信任与支持。我校将蓟州校区功能定位为实习实践基地和科普基地,蓟州校区获批为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天津市科普基地,也是学校今年开始承担的农业农村部“头雁计划”培育项目基地。天津市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天津农学院活动站设立于此,将更加有利于充分发挥蓟州校区的基地优势作用。学校将借助这个平台的力量,全力为我市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期望。同时,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聚焦种业振兴和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需求,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接,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学科优势,持续推进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为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天农智慧和力量。

赵玉石对活动站的启动表示祝贺。他表示,蓟州人民在革命年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也必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星。他对农学会心系三农,农学院、农科院和农担公司的积极努力表示致敬。老区建设促进会将一如既往地致力老区发展,成为联系老区人民的桥梁和纽带。

贺亦农对农学会、老促会、农学院、农科院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为蓟州区农业发展现场把脉问诊表示感谢。他认为本次活动政治站位高、选题好,真正做到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要将此次活动作为一个开端和榜样,在全区推广并发扬光大。他指出,蓟州区土地无污染、地下水质量好,具有发展优质农产品的基础,要努力向高端发展,不断创新,做出品牌、做出精品。区委、区政府将坚定不移贯彻市委、市政府要求,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利用好专家的技术资源,推动蓟州农业快速发展。

秦川代表区委区政府对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表示祝贺。他认为,活动站的成功启动标志着各单位与蓟州区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表示,蓟州区已成立专班负责乡村振兴工作。下一步,将认真梳理本地技术需求与各位专家的对接工作,为产业发展、农民致富贡献力量,并从技术、人才、资金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随后,作为活动站启动后的第一次专家活动,天津市农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付润亭和副主任田建国共同主持召开科技助力蓟州现代农业发展座谈会。蓟州区马伸桥镇、穿芳峪镇、东二营镇和桑梓镇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本镇的基本情况和技术需求,我校专家、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专家针对蓝莓的种植及深加工技术、各类果品的品种老化和市场价格问题、富硒土壤综合利用方式、特色农业及种业振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各位专家也表达了与蓟州进行深入对接的意愿。天津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瑞忠针对支持农业发展的融资担保政策进行了简要解读。


天津市农学会、天津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的部分领导,蓟州区及相关镇的负责同志,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的相关专家,天津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负责同志,我校校办、科技处、西校区管委会、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园艺园林学院负责同志及部分专家代表参加活动。(科技处供稿;文字:张巧利 赵飞;摄影:陈卫东;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王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