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盛会 铸忠诚 强担当 创业绩 | 我校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鲜食玉米科研团队取得新研究进展

时间:2022-07-13    点击:

近日,植物学领域权威杂志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我校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鲜食玉米科研团队带头人金危危教授的题为“Heat Shock Protein 101 contributes to the thermotolerance of male meiosis in maize”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通过对玉米经典显性雄性不育突变体Ms42进行研究,发现Ms42基因编码热激蛋白家族成员HSP101,其显性突变造成了Ms42突变体的减数分裂缺陷,进一步逆境实验证明了HSP101作为正向调控因子,介导玉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耐热性。该研究为热胁迫和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见解。        

今年年初,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金危危教授联合辛德财、杜锦、葛均筑、向春阳等教师组建了鲜食玉米科研团队。该科研团队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玉米单倍体诱导机理的研究;玉米株型和育性等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智能不育等新型育种技术研究;鲜食玉米育种等。  

团队积极深入天津市蓟州区、静海区、武清区等经济薄弱村,开展鲜食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包括早熟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鲜食玉米双垄沟覆膜滴灌施肥播种喷药一体、病虫害绿色防控、秸秆综合利用、可降解地膜应用等生产技术体系,鲜食玉米一年两茬绿色高效栽培模式的推广,优化了种植业结构,提高了农民收益。同时团队研发的抽真空鲜食玉米,延长鲜食玉米保鲜期,助力鲜食玉米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团队利用玉米单倍体系诱导和加倍技术,以优异的鲜食玉米杂交品种为基础材料,进行DH系的创制及后续的鉴定、评价和繁育,目前已创制出优良DH系300余份,已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抗的甜玉米和糯玉米多个优良组合。团队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一系列新的玉米遗传材料,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玉米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2年以来,以金危危教授为带头人的鲜食玉米科研团队已发表包括The Plant Cell在内的4篇高水平研究论文(我校为共同通讯作者单位)。团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目前已基本落实的科研经费近千万元。          

下一步,鲜食玉米团队将积极联合工程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等学院专家组建跨学科团队,打通鲜食玉米产业链,形成我校鲜食玉米特色团队,为打造京津冀鲜食玉米科研高地奠定基础。(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供稿 文字:丁璐;编辑:张倩;审校:田健 王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