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天农师生爱岗敬业、思源奋进,聚力拼搏、砥砺前行,坚持树正气、聚人气、鼓士气,致力解难题、敢担当、促发展,努力抢机遇、转思路、创未来,在党的建设和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共同推进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让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心存感恩、心生温暖,共同重温过往一年天农的高光时刻,同时,在新的一年,让我们心有大爱、心怀梦想,接续奋斗、再创辉煌,天农与祖国共奋进!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光明日报》头版报道我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对标对表我市“十项行动”,研究制定相关文件,高位推动巡视整改,集中阶段整改完成率100%。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高质量完成发展党员工作。高水平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邀请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领导来校开展提升党员干部履职能力的专题培训报告。举办天津市天津农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暨天津农学院第一届校友代表大会。高度重视知联会、欧美同学会等统战团体建设, 1人荣获民盟中央“2022年度民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校党委书记王延文讲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光明日报》头版报道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情况

学校召开五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二、思政工作全面发力,我校多人在全国及我市思政工作先进评选中荣获殊荣
深化“三全”育人,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磨课练兵活动澎湃开展,着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师生爱党、爱国、爱农、爱校情怀,1人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1项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获评第三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1人荣获天津市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获评2023年“天津市普通高校十佳辅导员”。思源实践团·躬勤助农团队荣获我市“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新时代·实践行系列活动先进集体标兵称号。3位同学获评2022年度天津市“大学生自强之星”,其中武梦垚同学荣获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我校陈欣亿老师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我校李月玲老师获评天津市第二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

我校刘柳老师获评2023年“天津市普通高校十佳辅导员”
三、合作交流全面扩展,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学访交流
聚焦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目标,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学访交流,参加“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暨全国农林院校校长论坛”“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2023年交流推进会议”“都市农业高校联盟第37次协作会议”,借鉴兄弟院校发展经验,推动学校长远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果显著,鲁班工坊项目继续开展联合培养计划,与泰国塔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工程学院联合申报“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20名学生获“天津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

校领导带队赴中国农业大学学访交流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金危危主持华中农业大学校领导来校报告会

哥伦比亚教育工作者访华团组来我校交流访问
四、搭建高质量发展平台,农业农村部智慧养殖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等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设澎湃发力
农业农村部智慧养殖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天津市主要农作物智能育种重点实验室分别召开了组建启动会和学术委员会。举办智慧水利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以及京津冀鲜食玉米研究中心、天津农学院葡萄产业研发中心等成立大会。新建校级研发中心11个,新增产学研联合体6个。获批建设“天津市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农业农村部智慧养殖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组建启动会暨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天津市主要农作物智能育种重点实验室组建启动会暨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京津冀鲜食玉米研究中心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五、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加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畜产食品工艺学》《动物生物化学》2门课程获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入选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23“拓金计划”示范课程。1人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建设管理者。在2023年高等院校劳动教育课程遴选中,我校2门课程被评为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建立“课程-项目-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我校国家级大创项目入选第十六届国创年会,《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获评天津市高校创业金课。我校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我校田径队在全国及我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

“共建共融共享,知渔爱渔强渔,培养‘海洋渔业+X’高层次专业人才”成果荣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我校学生荣获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花艺(世赛)项目铜牌



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均荣获一等奖
六、科研成果量质齐升,获批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聚焦我市“十项行动”,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特色优势,多次举办高规格论坛。我校获批成为天津智库联盟成员单位。同时,科研立项等工作取得新突破,科研成果量质齐升,获批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4项。

2023年黑龙江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启动会暨黑龙江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启动会在我校举行

我校郭永军研究员参与完成的《浅滩海域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构建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七、构筑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一名教师荣获“天津市技术能手”称号
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联合天津市2所高校共同举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根铸魂树高尚师德”专题讲座,组织召开庆祝第39个教师节座谈会,校领导与学校青年教师开展面对面交流。徐晓燕教授入选全国畜牧总站遴选的首批畜牧业绿色低碳科技服务专家团。我校1名教师荣获“天津市技术能手”称号。同时,学校对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开展走访慰问,组织教职工代表参观“三种精神”教育展等活动,离退休干部发挥“五老”的“三个”优势,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主动作为,共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我校召开庆祝第39个教师节座谈会

我校刘峄老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花艺赛项(世赛)铜牌获得者指导教师荣获“天津市技术能手”称号
八、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强化,我校科技小院成为农业人才培养重要阵地
我校贝类、对虾、蛋鸡、葡萄、萝卜、小站稻6个科技小院获得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称号,获批“农业智慧用水与农村水安全”新一批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承办全国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农业强国和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研讨会。我校贝类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郭永军研究员获评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我校科技小院授牌仪式

《天津日报》以《学子历练成长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小院直通人才大道》为题专版报道我校6个科技小院建设情况
九、深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获评“天津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
勇担强农兴农的使命任务,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我校积极承办天津市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乡村振兴培训学院被授予“天津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与天津市农学会、天津市农科院等单位共同组建天津国际水稻研究院。同时,以科技帮扶为牵引,实现天津市科技帮扶产业和区域全覆盖,辐射甘肃、青海、新疆、福建、云南、河北、海南等近20个省市。申报成功国家引智项目、科技援助项目、农业优秀特派员项目和天津市企业特派员项目共计70余项。

我校乡村振兴培训学院被授予“天津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天津市2023年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开班仪式在我校举行
十、学校“思源·奋进”文化建设巩固深化,入选2021-2023年度天津市文明校园候选名单
扩大学校文化影响力,凝聚强大奋进力量,学校入选2021-2023年度天津市文明校园候选名单,举办“我和我求学的城市 思源奋进 不负韶华”第八届校园文化节暨岁末思政课,举行“思源·珍惜粮食我示范”主题活动,开展“悦读之星”评选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大学生体育节、天农美食文化周系列活动,为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凝聚精神力量。

举办“我和我求学的城市 思源奋进 不负韶华”第八届校园文化节暨岁末思政课

我校“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天津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我校开展“思源·珍惜粮食我示范”活动暨2023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被《人民日报》《天津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党委宣传部、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供稿;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