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深入农村、历史文化街区、革命纪念馆考察调研,给基层干部群众送来党中央的关怀和祝福,听取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我校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勇担使命、开拓进取,思源奋进、不负韶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不懈奋斗。
校办主任张静芳: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中指出,“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源泉,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学校协调运转的职能部门,校办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主责主业,突出工作主线,统筹协调推动学校重点工作和重点目标任务,不断提高学校行政运转效率,着力保障学校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弘扬“严实、深细、快准”的工作作风,积极践行“短、实、新”的文风会风,奋力推动实现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目标。
工程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卫勇: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学院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智能农业装备学科群为特色,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贯穿到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为天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的支持。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田勇:
我们要致力于数字乡村工程,打造天农智慧农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品牌。深入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始终自觉肩负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不断赋能乡村振兴,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天农力量。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安香:
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培养更多爱党、爱国、爱农、爱校的新型人才。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始终扎根中国大地,致力乡村全面振兴,更好地担当起强农兴农重大使命,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天农力量。
水利工程学院院长杨路华: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务实行动,在高校专业建设、学科发展以及科研与社会服务上,将学校人力优势与天津实际生产结合起来,瞄准天津十项行动和12条产业链,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
基础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颖: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我感到无比自豪。在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的村民杜洪刚家中,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这“民安才能国泰”,蕴含着治国理政的辩证法,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一名高校二级学院党委书记,我要把学院的师生永远放在心中,在学院党政工作中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永远不负人民、不负党。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延年: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做到“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挖红色精神内涵,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助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
体育教学部主任夏建海:
我们将通过创新体育教学和举办系列体育活动,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打造天农体育文化品牌,不断提升体育文化感召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为建设文化天津作贡献。
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王善科:
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党委办公室要心怀“国之大者”,深入践行“五个坚持”,立足职责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要坚持系统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紧密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认真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理论问题,不断提升参谋决策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发展联动有方、服务落实推动有序,在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担当作为。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副部长(副院长) 张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努力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将讲话精神作为今后我们工作的指引,立足天津农业人才的培养,立足天津都市农业产业的发展,立足天津文化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杜永光: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强大工作动力和精神动力,潜心教书育人,勇争先、善作为,聚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五育并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增强学生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
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司懿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围绕新时代对科教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新使命、新目标、新任务,真抓实干,善作善成,在推进我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挺膺担当、奋发有为。同时,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务实行动,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在实践中迸发青年热情和勇气,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而努力奋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农业工程专业研究生杨奥博:
作为一名天津市农业高校学子,我们要时刻铭记“敏学切问,躬勤耕稼”的校训,学农爱农,强农兴农,为实现加强科创园区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贡献新时代的青年力量。
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23级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田耕:
作为天津农学院校研究生会的一员,深刻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心人民群众,诠释了他以人民为重,以人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我们在工作中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切实为人民服务,为同学们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
园艺园林学院2020级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武梦垚:
作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一名学生党员,我会继续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担负起历史的重任。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彰显天农学子的时代担当。
2023级预科班周学凯:
作为时代新青年,我们要在自己所学专业里刻苦钻研,投身于文化传承、城市建设之中,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中实现自我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文化之花在华夏大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宣传部供稿;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