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奋进者 | 天津农学院2023年度优秀科技工作者系列报道(十七)

时间:2024-02-20    点击:

日前,我校召开科技工作会议,对我校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进行表彰。为进一步学习先进典型,凝聚奋进力量,我们将对先进事迹进行报道,激励广大科研人员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的态度、求索创新的精神、执着奉献的品质,努力争取新的更大成绩。全校师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事业中,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为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运立媛:钻坚研微,广见笃行

运立媛,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131”创新团队成员。天津农学院2023年度优秀论文获得者。  

勤奋是成功的基石。在工作中,运立媛老师始终坚信勤奋是步入胜利之门的通行证和促进自身专业进展的重要途径。在各类科研课目项目报中,注重科研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与探究。在实验中大胆推想,理论中用知识武装自己。每一次的科研立项,都会思索许多的问题,使得实验方案不断完善、精益求精。

教学科研并举。运立媛老师始终把科研与实际工作严密的结合在一起,使自己的教学形成了特色。作为一名教学科研型教师,科研离不开实践,实践离不开理论。运立媛老师常常结合自己的知识理论和科研经历,从中发觉问题,改良自己的工作并结合已有科研成果撰写成科技论文。

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运立媛老师坚信运用科研基础服务企业,这也是其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重大使命。近年来,运立媛老师参与了新疆科技帮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对带动兵团畜牧养殖水平提升,维护动物源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在今后的工作期中,运立媛老师将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负责精神投入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更新观念进步自己。

 

韩卓然:潜心研究,为明天播种

韩卓然,博士,水产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硬骨鱼免疫学及病原学的研究,包括重要新现与再现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硬骨鱼类肠粘膜免疫应答机制、肠道功能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筛选及应用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发明专利2项。指导学生获得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部级铜奖。天津农学院2023年度优秀论文获得者。  

韩卓然老师以水产动物肠粘膜屏障为切入点,致力于解析其在维持肠道健康和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害中的关键作用。她通过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深入挖掘水产动物肠道粘膜的结构和功能,揭示了肠道粘膜屏障在水产动物健康中的重要性。研究成果为理解水产动物抵御病原微生物的防御机制提供了深刻的认识,为疾病防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在肠道微生态方面,韩卓然老师通过微生物组学技术,深入研究水产动物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发现并鉴定了多种有益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并探讨了它们与宿主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为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水产动物健康水平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在鱼类细菌性疾病的研究中,韩卓然博士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手段,深入解析了多种致病细菌的毒力机制和感染途径。她提出并验证了一系列新的防治策略,为鱼类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韩老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后在Aquaculture、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1篇。她所在团队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推动了水产学科的发展。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韩卓然老师不仅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还在教学和学科建设方面展现出一定的能力。她关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水产科学的热情。同时,她积极参与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申报和指导工作,申报立项国家级项目2项;指导学生获得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部级铜奖,用实际行动激发和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科技处 宣传部供稿;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