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奋进者 | 天津农学院2023年度优秀科技工作者系列报道(十)

时间:2024-02-05    点击:

日前,我校召开科技工作会议,对我校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进行表彰。为进一步学习先进典型,凝聚奋进力量,我们将对先进事迹进行报道,激励广大科研人员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的态度、求索创新的精神、执着奉献的品质,努力争取新的更大成绩。全校师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事业中,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为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田云臣:做“有用”的研究,推动水产养殖智能化发展

田云臣,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养殖岗位科学家,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物联网岗位专家,兼任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中国水产学会鱼类工业化养殖分会理事、天津农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农学院学报》编委。长期从事智能化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30余项,相关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近年来,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参加制订天津市地方标准14项,授权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天津农学院2023年度优秀科技成果获得者。 

环境监测精准化。田云臣教授带领团队研发了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物联网系统,利用传感器对溶解氧、pH、水温、盐度等水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在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等养殖企业开展了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水产养殖水质的实时、在线监测。首次提出水产养殖全环境、全流程、全要素监测与控制的理念,研制出水产养殖精准化监测与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在多个养殖企业进行了示范推广。

养殖作业自动化。与种植业、畜牧业相比,水产养殖的机械化普及率、自动化水平较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不高。对此,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项资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与相关企业密切合作研制了水产养殖设备集中控制系统、陆基工厂化养殖池自动清洗机器人等智能系统与装备,实现了养殖生产设备的自动控制、养殖池清洗和投喂的自动化。

生产管理智能化。田云臣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和研究生一起开展了水产养殖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研究,建立了半滑舌鳎、石斑鱼、加州鲈鱼生长预测和血鹦鹉鱼外形自动评价等智能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并在生产实践中投入使用,实现了水产养殖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社会服务常态化。田云臣教授和团队成员常年奔波在养殖生产一线,多次深入山东、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海南等地和天津市的众多养殖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广智能化养殖技术,努力推动我国智能化水产养殖的发展与进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天津电视台、天津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李彩霞:潜心农业财税研究,服务乡村会计治理

李彩霞,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兼任天津市会计咨询专家、天津市会计学会理事、天津市无形资产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天津农学院2023年度优秀科技成果获得者。主要从事中国税制和税务会计、农村财税应用、农业资本运作等研究。李彩霞教授所在研究团队秉持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潜心开展农业农村财税科研,致力于乡村会计治理。2022年,主持完成的《天津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会计问题调查研究》成果获天津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 

立足会计专业实践,专注科研成果应用。李彩霞教授科研团队长期面向社会基层,服务会计专业实践需求,弘扬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专注于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服务农业农村财税实践,研究成果在天津市政府内刊《决策咨询建议》刊发,获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优秀建议奖1项,天津市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2项。在《中国会计报》发表理论文章3篇;接受《天津日报》采访,解答涉农融资难题,在人民网、新华网、北方网等同步在线报道,进一步拓展研究成果推广应用范围。

洞察农业财税需求,强化制度政策研究。李彩霞教授研究团队始终关注新形势下农村财税难题,积极参与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政府部门有关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的征集和会计基层调研工作,提出会计政策改革建议;为推动全市清产核资,提出农村财务操作规范,被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采纳,在天津市推行实施。

深入农村基层调研,树立社会服务理念。自2016年以来,李彩霞教授研究团队持续关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需求,围绕改革中会计相关问题和集体经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从微观理论层面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会计问题进行梳理,从实践角度上为农村清产核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指导。深入基层一线,树立服务意识,多次承担面向农村基层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青年农民的财务规范和集体经济发展等培训。(科技处 宣传部供稿;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